-
河南省人民醫院名醫名家送健康義診活動在殷都區人民醫院順利開啟薪火百廿載 健康向未來——河南省人民醫院名醫名家送健康義診活動(殷都站)在殷都區人民醫院順利開啟為進一步服務廣大百姓,促進優質醫療服務下沉,11月6日,薪火百廿載 健康向未來——河南省人民醫院名醫名家送健康義診活動(殷都站)在殷都區人民醫院順利開啟。義診現場當日上午,門診樓一樓大廳內人頭攢動,群眾早早在此排隊等候。專家們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湛的醫術,細致入微地為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詢問病史、進行全面查體,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制詳細的治療方案。此次義診涵蓋了中醫科、婦科、神經內科、康復科、腎內科、重癥醫學科、泌尿外科、血液凈化中心、脊柱微創等多個科室,滿足群眾多樣化就醫需求,僅一個上午,10名專家就累計服務群眾達200多人次。居民紛紛表示,這樣的惠民義診活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醫學大咖們高水平的健康診療服務,非常難得。教學查房專家們分別深入重癥醫學科、神經內科二病區,開展臨床業務查房,并針對遇到的疑難病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與討論。他們與科室醫護人員共同探討患者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并對醫護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答疑解惑。這不僅極大地提升了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更為患者的健康恢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手術幫扶肝膽外科專家王連才主任憑借其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順利為一名肝硬化巨脾并脾亢患者實施手術。血液凈化中心專家馬旭主任為患者實施手術。術中,專家操作嫻熟、精準,每一個步驟都嚴謹細致,術后效果良好。此次義診活動,讓轄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業的檢查服務,達到有病早發現、無病早預防的目的,促進了醫療服務的普惠化。殷都區人民醫院將嚴格遵循“11412”工作思路,持續開展“一規范一提升”活動,不斷加強與省級醫院的合作與交流,共同為提升居民健康福祉貢獻更多的力量!2024-11-27
-
當醫學遇上溫情:殷都區人民醫院為困境患者打通子宮內膜癌救治 “生命通道”當醫學遇上溫情:殷都區人民醫院為困境患者打通子宮內膜癌救治 “生命通道”近日,殷都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成功完成了一例極具挑戰性的手術:一位身患子宮內膜癌合并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低保患者,在婦產科團隊的密切協作下,順利渡過手術難關。這場跨越醫學與人文的救治行動,不僅展現了醫護人員的專業與擔當,更傳遞了醫者仁心的溫暖力量?;颊邅碜缘捅<彝?,長期受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困擾,家庭經濟早已不堪重負。近日,她因陰道出血緊急入院,經診斷確診為子宮內膜癌,需盡快手術。然而,三重難題橫亙眼前:白血病導致手術凝血風險極高,子宮內膜癌手術創傷大、難度高,加上患者經濟狀況拮據,治療陷入困境。面對這一復雜病例,殷都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沒有選擇退縮??剖已杆偕蠄笤翰?,醫院立即啟動應急機制,一場跨地域的醫療協作就此展開。為制定最佳治療方案,醫院緊急組織遠程會診,特邀安陽市腫瘤醫院婦科權威專家李秀芳主任參與。專家團隊反復評估患者病情,綜合考慮白血病特殊性、手術安全性及術后恢復需求,最終敲定精細化手術方案,并針對術中出血、凝血障礙等高風險環節制定應急預案。6月17日,手術如期進行。李秀芳主任與殷都區人民醫院手術團隊并肩作戰,憑借精湛技藝與默契配合,歷時3小時順利完成手術。術中,團隊精準應對凝血障礙,嚴格把控出血風險,最大限度保護患者安全。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返回病房進行密切觀察。術后恢復階段,醫護團隊24小時輪崗監護,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護理?;颊呶闯霈F嚴重并發癥,傷口愈合良好,逐步邁向康復。這一結果不僅標志著手術的圓滿成功,更意味著患者重獲新生,其家庭也終于看到了曙光。這場救治行動,是醫學技術與人文關懷的深度融合。殷都區人民醫院始終踐行社會責任,通過團隊協作、專家資源共享等方式,為困境患者開辟生命通道。未來,醫院將持續探索創新,用專業與溫情守護更多生命希望。2025-07-05
-
殷都區胸痛救治體系建設暨殷都區胸痛救治單元/胸痛救治點建設啟動會順利召開殷都區胸痛救治體系建設暨殷都區胸痛救治單元/胸痛救治點建設啟動會順利召開為持續推進縣域內胸痛救治單元及胸痛救治點建設,提高對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打通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康復回鄉村”的醫療衛生服務新格局。7月3日,由殷都區衛健委主辦,殷都區人民醫院承辦的殷都區胸痛救治體系建設暨殷都區胸痛救治單元/胸痛救治點建設啟動儀式順利召開,共同為提升區域胸痛救治能力謀篇布局。會議由醫務科科長陳紅衛主持。啟動儀式殷都區衛健委副主任楊清華致辭時指出,心血管疾病高發,急性胸痛救治刻不容緩,胸痛救治單元創建關乎群眾生命健康與醫改落地。她要求各單位提高認識,強化責任;嚴格標準,規范建設;加強協作,暢通轉診,合力推動縣域胸痛救治能力躍升。殷都區人民醫院書記司曉劍表示,作為縣域醫共體牽頭單位,醫院將以黨建引領,成立專項工作組、組建先鋒隊助力基層;發揮技術優勢,提供遠程診斷、開展培訓,優化救治流程并加強質控;協同各方,協助政府決策,幫扶鄉鎮衛生院,普及急救知識,全力推進創建工作。安陽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劉明在致辭中介紹,安陽市胸痛聯盟自2019年成立以來成果顯著,目前11家標準胸痛中心通過認證,42家胸痛救治單元注冊、23家通過驗收,102家胸痛中心救治點完成注冊,全市累計上報胸痛病歷超6萬例,成功救治近萬名急危重癥患者。他強調,殷都區胸痛救治體系創建對提升安陽西部救治能力、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意義重大,并預祝會議圓滿成功、殷都區胸痛救治工作再上新臺階。培訓環節致辭結束后,四位專家圍繞胸痛救治核心技術與建設要點展開授課,為基層醫護人員提供了系統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河南胸痛中心建設負責人、胸痛救治單元負責人姬娜以《胸痛救治單元建設內容及驗收流程》為主題,詳細講解了胸痛救治單元建設的基本條件、胸痛救治與慢病管理要點、胸痛救治點建設標準、培訓教育體系及驗收指標,為基層單位規范化建設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中國胸痛中心暗訪專家、輝縣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兼心內科主任張有利分享了《胸痛救治單元高質量建設經驗》。他結合縣域醫療環境與醫院實際,簡述輝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創建歷程,從啟動籌備到全力推進的全流程經驗,并通過四例實戰聯合救治病例強調:“胸痛救治單元是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的關鍵,需在最短時間內接診病人、開通血管,挽救生命;但高危胸痛患者必須轉診至上級胸痛中心,上級中心能為救治提供全面支持。”殷都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王云鋒圍繞《急性胸痛患者的快速診斷》,解析了急性胸痛的診療概況、急診常見病因、診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重點闡述急性胸痛的診斷與鑒別診斷策略及處理原則,幫助基層醫護提升急診判斷能力。殷都區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馬凱以《急性高危胸痛疾病的心電圖特征》為核心,通過展示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等典型心電圖案例,直觀講解高危胸痛疾病的心電圖識別要點,為臨床快速診斷提供了實用工具。殷都區人民醫院副院長趙清亮總結強調,要認清創建工作緊迫性,正視鄉鎮衛生院轉診占比低、診斷率不高等差距,確保實現 “三個 100%” 目標。同時提出建立 “三定” 機制、實施 “三個一” 工程、強化質量管控,保障人員、嚴明紀律、管控進度,以實際行動打好創建攻堅戰。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殷都區胸痛救治體系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胸痛救治單元和救治點建設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與更明確的方向,基層醫務人員的胸痛救治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未來,殷都區人民醫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快推進胸痛救治單元和救治點建設工作,不斷完善區域胸痛救治網絡,提升整體救治水平,為轄區群眾的生命健康筑牢堅實防線,真正實現急性胸痛患者的快速、精準救治,推動殷都區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2025-07-05
-
殷都區人民醫院:爭分奪秒!生死時速間的生命逆轉殷都區人民醫院近日成功完成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患者的緊急救治,通過急診科、心內科、導管室等多學科團隊的緊密協作與精準施治,將患者從死亡邊緣挽回。這場驚心動魄的“生命保衛戰”,再次彰顯了該院在急危重癥領域的救治實力與高效協作能力。6月28日上午9時,患者郝某因突發劇烈胸痛、大汗淋漓,呼叫急救。9時20分,急診科接到120緊急呼叫。醫護人員迅速響應,于9時28分完成首份心電圖檢查。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急診科醫生立即判斷患者為急性心肌梗死高風險,隨即啟動胸痛中心急救流程,展開術前準備。然而,就在檢查與救治緊張推進之際,患者病情驟然惡化——心電監護儀波形突變,呈現室顫特征,患者意識喪失、呼吸驟停。危急時刻,急診科團隊迅速行動,實施電除顫、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醫護人員精準把控按壓節奏與力度,與時間賽跑。經過數分鐘全力搶救,患者終于恢復竇性心律,但冠狀動脈堵塞仍如“定時炸彈”威脅生命。為徹底解除危機,胸痛中心介入團隊火速集結,決定將患者緊急轉運至導管室實施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急診科與心內科醫護人員攜帶除顫儀、監護儀等設備,全程護航將患者安全轉運。導管室內,氣氛凝重而有序。心內科專家王云峰帶領團隊快速穿刺、造影,精準鎖定“病灶”——患者冠狀動脈前降支近端完全閉塞,正是導致此次急性心梗及室顫的“元兇”。在明確病變位置后,王云峰醫生沉著操作,將導絲精準穿越堵塞部位,成功植入支架。從患者發生室顫到開通閉塞血管,僅用時32分鐘。隨著血流通暢恢復,患者心電波形漸趨穩定,血壓回升,生命體征逐步平穩。術后,患者轉入重癥監護室接受進一步觀察與治療,目前狀況良好。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彰顯了殷都區人民醫院胸痛中心介入團隊在急性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癥治療方面的雄厚實力,也體現出醫院多學科協作的高效性與凝聚力。從急診科的快速診斷與緊急搶救,到心內科介入團隊的精準手術,再到重癥監護室的悉心照料,各環節緊密銜接。一直以來,殷都區人民醫院始終致力于提升急危重癥救治能力,不斷優化胸痛中心急救流程,加強多學科團隊建設與協作。此次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顫患者的成功救治,是該院在心血管疾病救治領域的又一突破。未來,醫院將繼續秉承 “以患者為中心” 的服務理念,持續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提供堅實保障。2025-07-01
-
殷都區人民醫院心理護理學組開展減壓活動助力護理人員身心健康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與高強度的醫療工作雙重壓力下,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愈發受到關注。6月27日下午,殷都區人民醫院心理護理學組于精神科一樓西大廳精心策劃并開展了一場趣味橫生的減壓活動,為護理人員搭建了釋放壓力、放松身心的平臺?;顒右潦?,心理學組組長宋文娟以熱情洋溢的開場致辭拉開序幕。她強調,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是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重要保障,鼓勵大家放下工作中的角色負擔,在活動中盡情放松,通過互動與交流實現自我關懷。隨后,一場充滿創意的減壓之旅正式展開?!岸镀古仪蚯辶銣p壓”:身體律動喚醒活力活動首項環節“抖乒乓球清零減壓”迅速點燃現場氣氛。參與者手持裝滿乒乓球的塑料盒,通過全身抖動將球抖出。起初,大家因動作笨拙而頻頻失誤,但隨著節奏加快,肢體逐漸協調,笑聲與乒乓球的清脆落地聲交織。這一簡單卻高效的運動方式,讓壓力隨身體的擺動與球的躍動悄然消散,參與者們紛紛表示“運動帶來的暢快感讓煩躁瞬間清零”?!皾L鐵環”與“趕鴨子”:童年游戲喚醒純真快樂懷舊游戲“滾鐵環”帶領醫護人員重返無憂童年。盡管起初對鐵環的把控略顯生疏,但一次次嘗試中的笨拙與堅持,讓參與者們在笑聲中卸下職業壓力。而“趕鴨子”環節更將氣氛推向高潮——追逐靈活躲避的“鴨子”道具,看似荒誕的互動卻讓參與者全神貫注于當下的樂趣,焦慮與疲憊被奔跑中的歡笑與專注替代。一位護士笑言:“追著鴨子跑時,腦子里真的只剩下‘抓它!’,什么煩惱都沒了?!薄靶睦頊p壓拔河比賽”:團隊協作迸發力量拔河比賽作為經典團隊項目,在本次活動中被賦予心理療愈新意義。當雙手緊握麻繩、吶喊聲與口號聲震耳欲聾時,壓力化作汗水與嘶吼釋放。參與者們感受到的不僅是肌肉的對抗,更是集體協作中凝聚的溫暖與力量。比賽結束后,有人感慨:“原來一起用力喊出來、拼盡全力的感覺,能讓心里的委屈和疲憊都跟著繩子一起繃斷。”掰手腕較量:力量對決中的情緒釋放活動尾聲的“掰手腕”環節,則以微觀的力量對抗為參與者提供了情緒出口。從緊張對峙到全力相搏,再到勝負后的釋然,面部表情的戲劇性變化與肌肉的緊繃放松,構成了獨特的減壓體驗。此次減壓活動不僅為護理人員提供了釋放壓力的出口,更彰顯了殷都區人民醫院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視。通過寓療愈于娛樂的形式,醫院為構建有溫度、有力量的護理 團隊邁出了堅實一步。 未來,心 理護理學組將繼續創新活動形式,深化心理服務內涵,為護理人員打造更溫暖、更專業的心靈港灣。2025-06-30
-
殷都區人民醫院急救技能培訓全覆蓋,“生命守護者” 在行動!為切實提升職工應急救援能力,確保人人掌握心肺復蘇操作技能,殷都區人民醫院精心組織行政后勤人員開展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專項培訓及考核。全體參考人員全力以赴,以扎實的技能接受檢驗??己饲?,醫院充分發揮臨床護理團隊的專業優勢,特別邀請三位經驗豐富的臨床護士長分別在三個培訓室,開展 “小班化” 教學。培訓室內,護士長們以模擬人為對象,邊操作邊講解,從胸外按壓的定位、手法、頻率和深度,到開放氣道的仰頭抬頦法、人工呼吸的正確方式,每一個步驟都分解演示。學員們圍在模擬人旁,目不轉睛地觀察,不時拿出手機記錄關鍵動作?,F場互動頻繁,每當學員提出疑問,護士長們都會手把手指導,耐心糾正按壓姿勢、呼吸配合等細節問題,確保大家掌握規范動作。6月25日,醫院再次“吹響集結號”,開展行政后勤人員單人徒手心肺復蘇實操考核。尤為難得的是,此次考核現場,院領導們也放下日常繁忙事務,以普通參考人員的身份參與其中,以身作則推動急救技能的普及。在院領導的帶頭示范下,其他參考人員也紛紛拿出最佳狀態,認真完成考核。經過緊張的考核,全體行政后勤人員憑借日常的刻苦訓練,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實現職能科室全覆蓋。此次行政后勤人員心肺復蘇考核全員達標,是醫院急救體系建設的重要成果。掌握心肺復蘇技能,讓行政后勤人員在面對突發狀況時,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能立即行動的“生命守護者”。一直以來,殷都區人民醫院始終將心肺復蘇技能推廣作為重點工作。臨床醫護人員定期開展單人徒手心肺復蘇技能考試,不斷鞏固和提升專業急救水平,確保在面對真實患者時能快速、準確施救;同時,醫院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將急救知識送進學校、社區等地,通過講座、實操演練等形式,向廣大群眾普及心肺復蘇知識和技能。未來,殷都區人民醫院將持續深化全員急救培訓,拓寬急救知識普及渠道,讓心肺復蘇技能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筑牢堅實防線。2025-06-26
-
殷都區人民醫院急診團隊全力保障2025年中招考試護航青春夢想,致敬考場守護者——殷都區人民醫院急診團隊全力保障2025年中招考試又是一年中考季,殷都區第一高級中學考點內,數千名考生提筆作答,用墨水書寫青春夢想。而在考場外,殷都區人民醫院急診科的醫務人員組成“守護隊”嚴陣以待,以專業為盾、以溫情為甲,為考生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健康防線。殷都區人民醫院高度重視此次醫療保障任務,急診團隊迅速行動,精心籌備。從急救設備的調試到常用藥品的配備,從應急預案的完善到人員分工的細化,每一個環節都經過反復推敲與確認。急救箱、血壓儀、退燒藥等物資整齊擺放,確保在突發狀況來臨時能迅速響應、有效處置??荚嚠斎?,晨光熹微,急診團隊醫務人員便已抵達考點,精神抖擻地駐守指定位置,密切關注考場內外情況。面對因緊張焦慮或悶熱環境出現不適癥狀的考生,他們第一時間上前,一邊用溫和話語安撫情緒,一邊憑借嫻熟醫術開展診療,快速幫助考生緩解不適,重返考場。此次參與醫療保障的急診團隊中,不少成員剛下夜班,卻主動放棄休息投身護航行動?!爸姓锌荚噷⒆觽儊碚f是人生的重要時刻,我們辛苦一點沒關系,只要能保障孩子們順利完成考試,一切都值得?!?他們的質樸話語,道出了醫者的責任與擔當??紙鰞?,筆尖沙沙作響;考場外,白衣靜默守護。殷都區人民醫院急診團隊以專業筑起 “健康安全網”,讓考生無需為突發狀況分神。他們雖未身處聚光燈下,卻用一次次精準處置、一句句溫暖安撫,為青春夢想的航船揚起“安心之帆”。這場無聲的“護航戰”,也終將隨著所有考生順利交卷,畫上圓滿句號。2025-06-24
-
殷都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取栓技術筑牢卒中防線,多例救治顯實力在急性腦梗死的救治戰場上,每一分鐘都意味著190萬個神經細胞的存亡。殷都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護團隊以 “時間就是大腦” 為信念,構建起快速響應的卒中救治體系,通過機械取栓、血管內支架等前沿技術,成功為多位瀕臨癱瘓甚至生命垂危的患者打通 “生命通道”。近期,科室接連完成多例高難度取栓及血管介入手術,用精準醫療詮釋了 “急病要急” 的救治真諦,讓我們透過典型病例,見證這支團隊與時間賽跑的醫者擔當。01七十歲老人的“生命堤岸”——溶栓與取栓的無縫接力70 歲的武大娘晨起突發右側肢體無力,急診120送達殷都區人民醫院時已無法行走。神經內科綠色通道醫師張偉艷在39分鐘內完成評估,確診急性腦梗死并啟動靜脈溶栓治療。然而,溶栓后15分鐘患者癥狀加重,出現意識障礙。介入醫師梁麗平、張曉亭緊急評估后,決定實施急診取栓術。在癥狀加重 1小時后,手術團隊于全麻下成功完成顱內取栓。10余天后,武大娘在家人陪同下康復出院,重新回歸平靜生活。02機械取栓術綻放“遲開的花”,為大面積腦梗死患者搶時間68歲的戶大爺突發言語不清、左側肢體無力3小時后入院,值班醫師衛小冬通過頭顱核磁確診大面積腦梗死,且病情有進一步惡化風險。在劉彥書主任帶領下,介入團隊于入院 2 小時內完成術前準備并實施顱內取栓術。目前患者癥狀持續改善,康復出院指日可待。03多血管閉塞危局下的精準取栓,為55歲患者打通生命通道55歲的袁大姐以“突發頭暈伴嘔吐 4 小時”入院,既往高血壓病史,入院時嗜睡、雙側瞳孔不等大,頭顱核磁顯示雙側小腦、左側丘腦及右側頂葉多發急性梗塞,基底動脈閉塞,病情危急??浦魅卧闱俾摵辖槿脶t師王文新緊急制定方案,急診“主動脈弓造影 + 全腦血管造影 + 腦動脈取栓術”。術后患者神志轉清,言語功能顯著恢復,出院時肢體肌力明顯改善,需繼續康復鍛煉。04椎動脈閉塞支架植入術,49歲患者24小時內重獲行動能力49歲的何大哥因“頭暈1小時50分鐘伴言語不利”入院,頭顱核磁及 DSA 檢查顯示基底動脈及右側椎動脈閉塞。治療團隊先予替奈普酶溶栓,隨后緊急實施基底動脈取栓 + 右側椎動脈起始段球囊擴張支架置入術。術后第二天,患者頭暈及言語不利癥狀明顯減輕,已可自行活動。殷都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護團隊依托卒中綠色通道,形成了“急診評估 - 靜脈溶栓 - 機械取栓 - 血管內支架” 的全鏈條技術體系:時間效率:從入院到溶栓平均時間<40 分鐘,取栓手術啟動時間控制在癥狀加重后 1-2 小時內;技術覆蓋:不僅常規開展前循環腦梗死取栓,更在基底動脈閉塞、椎動脈支架等后循環疑難病例中積累豐富經驗;團隊協作:介入醫師、急診科、影像科及康復科無縫協同,術后康復介入率達 100%,顯著提升患者預后質量。截至目前,殷都區人民醫院已成功開展多例取栓及血管內治療手術,憑借精準技術與高效流程,為轄區卒中患者筑牢生命防線。未來,神經內科醫護團隊將以守護患者健康為使命,不斷優化救治流程、精進醫療技術,持續書寫卒中救治新篇章,為推動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貢獻力量。2025-06-21
-
殷都區人民醫院:“2229595”,為生命接力的溫情密碼在上午11點的殷都區人民醫院,陽光透過走廊的窗戶斜斜灑入,映照在來往醫護人員匆忙的身影上。此時,一場跨越部門的生命護航行動悄然展開,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醫者仁心的溫度。溫情守護,全程陪伴6月20日,一位80歲的大爺因病被送入內科重癥醫學科。為進一步確診病情,需前往門診樓進行核磁和CT檢查。然而,老人的子女遠在外地,僅有兒媳與孫子在院陪護。面對老人虛弱的身體和復雜的轉運需求,家屬焦急地撥通了醫院24小時服務熱線“2229595”求助。電話那頭,總值班副院長趙清亮的聲音沉穩有力。在詳細了解老人的情況后,他迅速啟動應急服務機制,第一時間聯系院辦主任史飛。不一會兒,3名志愿者已快步趕到內科重癥醫學科病房外。當老人被緩緩推出病房,內科重癥醫學科醫護人員立刻蹲下身,指尖沿著滑輪邊緣仔細摸索,反復確認鎖扣已牢牢卡死。陪診醫生同樣不敢松懈,俯身檢查移動床的滑輪鎖定情況,還特意將蓬松的棉墊仔細鋪在移動床上,輕輕撫平每一處褶皺。準備就緒后,內科重癥醫學科醫護人員、志愿者與家屬則默契地分立病床兩側,六人目光交匯確認,眾人同時發力,動作輕柔卻不失利落,老人仿若被溫柔的風托起,穩穩地落在鋪著棉墊的移動床上。從住院部到門診樓的路上,醫生手持檢查單,一邊密切關注老人的狀態,一邊向家屬解釋檢查流程;志愿者則緊握移動床的把手,在經過門檻時微微踮腳,避免一絲顛簸。抵達核磁檢查室后,醫生小跑著完成登記,志愿者則默默守在檢查室門口,隔著厚重的防護門,眼神始終未曾離開緊閉的檢查室。當檢查結束的提示音響起,志愿者立即上前,與醫護人員默契配合。他們半蹲下身,調整好發力姿勢,在“一、二、三” 的輕聲口號中,將老人緩緩抬上移動床。緊接著,一行人又匆匆趕往CT檢查室。臨近中午12點,當老人平安返回內科重癥醫學科,家屬連聲道謝。志愿者輕輕擺了擺手,額頭的汗珠還未干透,“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有任何需要隨時叫我們?!?這場跨越多個科室的暖心接力,不僅為患者打通了生命的綠色通道,更用細致入微的關懷,在醫患之間架起了一座溫暖的橋梁。此次事件中,殷都區人民醫院各部門高效聯動、快速響應,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以人為本” 的服務理念。從接到求助時的果斷決策,到轉運途中的悉心守護,再到檢查過程的全程陪伴,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醫護人員與志愿者的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讓患者和家屬在困境中感受到了醫院的溫暖與專業。值得一提的是,殷都區人民醫院在周一至周六上午于門診樓均安排有志愿者輪崗值守,為患者提供導診、咨詢、協助檢查等服務;24小時服務熱線“2229595”也持續在線,無論是突發需求還是就診疑問,都能第一時間響應解答。未來,殷都區人民醫院將持續按照“11412” 工作思路,繼續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讓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就醫過程中感受到安心與溫暖。2025-06-21
-
“80后”鄉村醫生的無悔青春5月26日,在安陽縣北郭鄉龍鳳村衛生所,提起“80后”鄉村醫生張合群的名字,村民馬科科豎起大拇指:“他是咱老百姓的‘健康守門人’?!弊?008年以來,這位退役軍人在鄉村醫生崗位上一干就是17年,用堅守書寫了鄉村醫生的無悔青春。扎根在鄉村1983年出生的張合群2003年參軍入伍,200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8年退役返鄉后創辦了北郭鄉第一衛生室。“部隊教會我責任與擔當,如今我要把這份擔當獻給鄉親?!泵撓萝娧b、換上白大褂的張合群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診所墻上“隨叫隨到”四個大字格外醒目。無論暴雨傾盆還是數九寒天,只要電話響起,他立刻背起醫藥箱奔赴患者家中。村里留守老人多,他便定期上門巡診;遇到行動不便的病人,他二話不說俯身背到診所。“張醫生比親兒子還貼心。”70多歲的樊大爺感慨道。救人于急需因醫術精湛、口碑良好,鄰村群眾也常慕名而來。在張合群的診室角落,一個泛黃的紙箱格外顯眼——里面是17年來累積的賒賬病歷,摞起來足有30公分高。五保戶王好軍患腰腿疼病多年,每次看病抓藥全免;孤兒馬可(化名)不僅看病免費,連轉院治療的費用都是張合群墊付的。17年間,他為困難群眾墊付的醫藥費累計超過三十萬元?!罢l家沒個難處?先看病要緊?!边@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某個深夜,一串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了張合群。電話那頭傳來微弱的聲音,他瞬間清醒,抓起醫藥箱沖入雨夜。憑著對鄉親們的了解,他判斷是村民王老六家——其妻獨居且有高血壓病史。趕到時發現大門反鎖,電話無人接聽。情急之下,他敲開鄰居家門借來梯子翻墻而入,發現患者已昏迷倒地。經緊急施救并送醫后,市人民醫院醫生感嘆:“再晚10分鐘,后果不堪設想。”“多虧了張醫生,他是我們全家的恩人??!”王老六眼含熱淚說道。醫德最緊要有仁心方有仁術。作為共產黨員,他主動認領“黨員責任區”,每月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為留守兒童建立健康檔案。疫情期間,他背著噴霧器走街串巷消殺,自費購置中藥包挨家發放,在村口卡點值守長達三個月。“我是黨員,更是退役軍人,關鍵時刻就得頂上去?!彼缡钦f。張合群家的大門永不落鎖,“當醫生,醫德最緊要。穿上白大褂就要盡義務,更何況我是黨員。門敞著,鄉親們的心就踏實?!痹\室內,他胸前的黨員徽章與“醫者仁心”的牌匾交相輝映,見證著信仰與堅守。為及時接診,他吃飯時總把醫藥箱放桌邊,電話一響撂下碗筷就走;忙起來啃口饅頭充饑;深夜出診歸來,便在診室支行軍床過夜?!盀猷l親們解除病痛,雖然累,但很光榮,從未后悔過。”談及未來,他表示要繼續精進醫術,守護好鄉親健康。診室墻上層層疊疊的錦旗,正是百姓最真摯的褒獎。(王都君 馮靜錚)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