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華:西散南國文學社文學顧問
更新時間:2020-07-06 關注:151
周耀華,化工設備高級工程師、管理學副教授、兼職研究員、湖南省綜合評標專家,岳陽市綠色洞庭生態研究院院長。湖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原辦公室主任,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原紀委書記、副院長。中國職工教育與職業培訓協會兼職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語言文字報》高級教研員、大眾書畫社二級書法鑒賞家。在《中國教育報》等報刋雜志發表論文466篇,出版個人專著26部,參編教材17部。曾擔任過《湖南民辦教育》編輯部副主任,《湖南成人教育》《湖南石化教育》《成才之路》《南國文學》兼職編輯。有《試論校史資源德育功能的發掘及運用》等80篇論文在全國和省市獲獎,其中26篇論文獲全國、省級一等獎。
作品賞析:
拿著工分走杏壇
文/周耀華
1972年12月26日,我參加高中畢業典禮后,冒雨離開平江五中校園,回到平江縣三和公社合利大隊,成為了回鄉知識青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1973年4月,三和公社盤塘小學一位公辦老師請病假,我被公社文教辦推薦,當上了試用期的公社民辦教師,推薦我的理由是我讀初中時,政治表現好,學習成績是全公社第一名。4月1日(星期天),盤塘小學校長向慕湘老師來我家通知我4月2日正式上班。上班第一天,我就成為盤塘小學五年級班班主任并任教該班語文、數學課和四年級一班數學課。當時小學學制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盤塘小學五年級僅一個班,當時16歲的我,第一天要我當老師,第二天就當上了小學畢業班的班主任,每天要上6節課。
不管做什么行業都有各個行業的訣竅,當老師首先自己要掌握教學方法,也就是教法,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學生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放晚學后,我就把語文數學書和備課筆記本拿出來看,吃完晚飯就點上煤油罩燈,在微弱的燈光下批改作業、繼續做教學方面的準備工作。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式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做到備內容、備標準、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我每天要備6個課時的課,眼皮經常在打架,所以每天都覺得很累。第二天天還沒有大亮我就醒了,自己覺得有心思了就不敢睡懶覺,生怕學生到教室早讀了,自己還沒有上班。
那時的大隊(現在叫村)小學條件很艱苦,幾塊土磚托起一塊木板算是學生共用的課桌,學生的凳子也是土磚代替,上面鋪一塊木板。我帶的五年級班,大部分學生與我的年齡相差不大,但平江有尊師重教傳統,所以學生和家長都很尊敬我。如果晚上有班級活動,家長們很配合,吃過晚飯,把學生送來。到放學時,幾十個火幾條火龍從學校分別向村頭村尾游去,那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記憶。
到第二年,恰逢恢復小學升初中考試,我所教的班考分為全公社第一名。因此有大隊干部評論說:“一個剛教書的人倒教出了好成績。”也因此,我被調入平江縣盤塘中學任教,但身份沒變,仍是公辦學校中拿工分的民辦教師,只是轉了正。
中學任教給我帶來新的、更大的考驗:一是跨科目任教,任教初中二年級67人的語文、數學,同時任教高中一年級72人的數學;二是批改作業的量大,如作文是一周一篇,每篇必批改,給備課帶來時間壓力;三是高中數學有的內容自己上高中沒學過,要現學現教。那時,我每天最多睡5個小時覺,全心全意教好書。功夫不負辛苦人,1975年我們公社兩所中學初中數學聯考,我所教班級潘獻輝同學高出另一所中學第一名40分,全班以總平均分第一的成績獲得公社文教辦、家長、學生的高度評價。
記得1973年4月2日父親送我去盤塘小學任教時對我說:愛學生是當好教師最基本的條件,當教師,一定要愛學生。然而對于我來說,這種愛倒不是別人強加給我的,而是我自己的一種本能,一種內心的驅使與自覺的行動。也許當時我的年齡與心理和學生沒有什么距離,因此我在課堂里能夠對學生嚴格要求、循循善誘,在課外就完全融入學生之中,是他們的親密朋友。學習有困難我幫助,思想有問題我開導,生活有問題我關心,頭痛發燒衣服冷暖我都放在心上。許多家長與教師都說我成為了學生的知心人,我知道全班學生的真實想法,我知道學生的行蹤去向。有好多次,家長在星期天找不到孩子,都會跑來問我,只要根據我說的地點去找,肯定能找到。
對學生的付出與愛心,我們當教師的人根本不需要回報,然而學生還是回報了我,每年都有40多年前的學生來岳陽市區看我,每次遇到生活中的困難,學生會主動幫助我。
1975年暑假,我被聘為公社教師數學培訓教師。每逢寒暑假,公社文教辦會安排我講課,平時應有的學校要求去聽課評課。老師們學習都很認真,特別是-些老教師,當天課如果沒弄明白,半夜也來我房間要求輔導,使我非常感動。其中有個周金桃老師,是我同屋場的爺爺輩,非常謙虛,經常找我輔導,有時在我房間做數學題到凌晨2-3點。
從1973年任民辦教師起,除平江縣每月發給我們中學民辦教師12元補貼、小學民辦教師6元補貼外,我們民辦教師都是年底-次性計工分,我當普通老師是每年4700分,后來當副校長、校長是每年4750分,加上假期在生產隊勞動每年掙2000分左右,一年下來為6000多分。我們生產隊每10分一般在8分到1角左右,當校長比當老師一年大約多了5毛錢。
1977年12月3至4日,我榮幸地參加了恢復高考后的第-次高考并被光榮錄取,至4月去學校報到前-天,一直堅守在民辦教師崗位上。
大學畢業后,我擔任過技校、中專、大學、黨校教師38年,都能拿到一份不薄的月工資,是這拿工分的民辦教師歷程給我的教育人生做了良好的鋪墊。
回顧民辦教師這幾年的歲月,我依然萬分感念、眷懷有加。因為正是在這個時候,我開始了自我奮斗歷程。同時,我和這些農家孩子——我的學生,建立起很深的感情,他們愿意聽我講課,他們陪伴我(當然,反過來我也陪伴了他們)度過了那些難忘的歲月。我的學生們如今大多也都步入了老年,我祝愿他們都能健康、快樂、幸福的生活。
至今,我依然思念當民辦教師時,平江農村我的學生那一副副天真稚嫩的面孔!
-
上一篇:盧小夫:西散南國文學社總編
-
下一篇:江知國|可愛家鄉
-
·陳才生 | “老樹新花,故紙新畫”——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08-27
-
·詩意人生的感悟與吟唱2024-08-30
-
·【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08-25
-
·陳寶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獲歲月的深情(美文)2024-08-25
-
·瘦石先生詞十首2024-08-22
-
·【實力派作家】屈光道|谷雨云詩六首2024-08-22
-
·河南安陽:殷都區人民醫院中醫科開展“中醫科普大講堂”活動2024-08-21
-
·【視界晨報】熱烈祝賀孫喜民被山東省散文學會吸收為會員2024-08-20
-
·【視界晨報】李士文|詩詞三首2024-08-20
-
·【視界晨報】安陽仁康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慶祝第七個中國醫師節活動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