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彥林丨《母愛情深》讀書分享會在家鄉山東莒南舉辦
更新時間:2025-06-08 關注:2635
新華名家齊魯行,莒南書香飄滿城。
6月2日上午,“銘記母愛·傳承家風——厲彥林散文集《母愛情深》讀書分享會”在山東莒南新華書店一樓多功能廳舉行,莒南籍作家厲彥林攜最新力作與家鄉文學愛好者、讀者代表齊聚一堂,共赴一場關于母愛、鄉愁與家風的公益文學盛宴。
致敬母愛:新書勾勒出生命錦緞
厲彥林自幼熱愛文學,從鄉村故土到縣委大院、從沂蒙老區到省城濟南,堅持業余創作40余載,已出版《灼熱鄉情》《享受春雨》《春天住在我的村莊》《地氣》《人間煙火》《齊風淄火》等詩集、散文集和報告文學專著十余部,獲齊魯文學獎、冰心散文獎、長征文藝獎、《人民文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等重要獎項,其文章以情見長,多次入選教材教輔及考試試題,部分作品被譯介海外。他說,人活在世上,不僅有肉體生命,還有社會生命。生命的終極意義不僅在于“存在過”,更在于“被記著”。父母離世,標志著肉體生命的結束,他們的社會生命能通過子女的銘記和精神傳承得以延續。
《母愛情深》這本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推出的散文集,是記錄、銘記和弘揚母親德行的一本新書。此書以母親為原點,以鄉愁為經線、時代為緯線,深情追憶一位普通平凡的母親言行特別是對子女的愛,重構鄉土沂蒙乃至中國的集體記憶。書中以詩性筆觸挖掘赤子心靈深處的情感共鳴,被評價為“對母愛主題的文學朝圣與家風傳承的深情叩問”。
創作分享:母愛敘事與家風傳承
分享會上,厲彥林用樸實自然的語言、濃重親切的鄉音,圍繞“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為什么寫這本書”“這本書寫了什么”“怎么寫的這本書”“對這本書的感悟和體會是什么”五個方面進行了講述。說起創作初衷,他說:“母親是生命的根脈,她的堅韌、善良與對知識的敬畏,不僅塑造了我的人格,更成為家風傳承的核心。”
在這個記憶隨時可能被數據洪流沖散的時代,作者用十年時間,動員全家人集體完成對母親、對祖輩的記錄,這本身就是對前輩最好的紀念和家人的真情凝聚。談及家風培育,他說:“良好家風始于長輩特別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我母親雖不識字,卻用勤勞、善良和誠實教會我們‘耕讀傳家’的道理。家庭中的點滴小事,都是價值觀傳遞的載體。”他還著重談到,人有三位母親:娘是生身母親,大地是養身母親,祖國是立身母親,引起讀者的情感認同與共鳴。
互動交流:文學創作與情感表達
在讀者互動環節,三位讀者深情誦讀了《母愛情深》中的精選片段,在場參與者無不為之動容。徐名印老師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閱讀體會,對《母愛情深》中“神一樣的娘”與沂蒙紅嫂、膠東乳娘、戈壁母親進行連貫闡釋。三位散文愛好者圍繞“如何堅持業余文學創作”“親情類散文寫作技巧”“家風養成”等問題踴躍提問。針對“如何平衡工作與創作”,厲彥林表示:“熱愛是最好的動力,用碎片化時間讀書寫作,將生活感悟及時記錄,既是對情感的精細梳理,也是對生活的深度觀察。”關于親情類作品創作,他建議“抓住‘真情’與‘細節’——真實的情感無需矯飾,細節的力量勝過宏大敘事。看似平凡的瞬間,往往藏著最動人的故事。”
書香延續:簽名合影傳遞愛與暖
活動尾聲,厲彥林為現場讀者一一耐心簽名,并與文學愛好者合影留念,定格這充滿書香與感動的瞬間。一位教師讀者表示:“書中對母愛的細膩描寫讓我數次落淚,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母親的關系。這樣的作品不僅是文學佳作,更是家風教育的生動教材。”新書分享會在溫馨而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參與人員一致認為,活動通過文學對話與情感共鳴的方式,解碼這部兼具文學價值與時代意義的散文力作,傳遞了母愛力量與家風傳承的重要使命。正如主持人感言:“母愛是大地的滋養,是祖國的庇護。愿我們從書中汲取力量,讓中華傳統美德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文:王金亭 張傳偉 楊晨 攝 影:王洛平 秦川)
-
上一篇:瘦石先生《蝶戀花》八首
-
·葉建華|相伴詩書追雅韻 悠然踐夢逐安康2024-10-31
-
·遠古的呼喚,筑夢新時代 ——辜慧龍書法作品展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隆重開幕2024-10-31
-
·曾祥福: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胡傳中: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陳紅: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王劍鋒: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吳子亮: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劉曉明: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吉項魚: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1
-
·杜春成: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