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紙雕藝術家劉喜成亮相中國航空節
更新時間:2018-06-07 關注:327
5月25日,第十屆安陽航空運動文化旅游節在河南安陽市開幕,紙雕藝術家劉喜成亮相中國航空節。說到劉喜成的紙雕藝術,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觀其作品,清雅脫俗,栩栩如生,視角新穎,魅力獨具。他的作品反映生活,強調個性,不僅跳動著時代的脈搏,還跳動著藝術的生命。
劉喜成1980年出生在古都安陽,殷商甲骨文的故鄉,三千年厚重的殷商文化,深深熏陶著他、滋養著他,這種獨特的文化讓他受益匪淺。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洪河屯鄉工作。不管工作多忙,他都要抽出時間,研究、創作紙雕藝術。他深知中國民間傳統紙雕工藝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寄托情感,抒發胸臆的一種藝術形式。紙雕工藝是通過臨刻、重刻、畫刻、描繪民間社會中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他是那樣的如癡如醉,迷戀在這片領域里。在紙雕藝術的道路上,劉喜成和妻子,志同道合,相得益彰,配合默契的創作出許多經典的藝術作品。他設計圖案,妻子則負責剪或刻,創造出的作品雅俗共賞,明麗灑脫。在追求民間傳統紙雕工藝的道路上,夫唱妻隨,共同進步。為了能吸收更多的藝術成果,劉喜成一有時間就到北京仔細觀看和研究故宮、圓明園等古建筑的藝術特色,豐富自己的創作靈感。多年來,他一方面進行嚴格的紙雕造型訓練,一方面又將南北的剪紙技法融入其中。加之他學養深厚,故而能在紙雕創作上自擁新境。他以“生活為我出新意,我為生活寫精神”為藝術創作準則,強調以現代審美意識和個性創新的主觀表現描寫生活的真、善、美,力求達到“立象以盡意”的完美要求。他經過現實生活的“真”,向藝術的“美”演化、深化的過程,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審美心理和對美的追求、體現的過程巧妙的融合到一起。再經過長期的實踐,將平衡、參差、疏密以及不規則的線條自由組合,構成美妙的動律和節奏,增添了情趣,豐富了形象的感染力故此,他們夫妻創作的作品蘊含了豐富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在紙雕作品中如對福、祿、壽等對美好期盼,以及圖形背后蘊含的對生活幸福和吉祥如意給人們帶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幅紙雕作品其表達的寓意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它傳播的美好信號廣為人們所接受。
他們的作品是中國民間傳統美術工藝,對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寄托情感,抒發胸臆的一種藝術形式。其主要技法是:用雕刀按照紋理曲線進行雕除,雕刻遵循留黑去白。在紙雕上,用剪刀按照曲線紋理進行裁剪,裁剪結束后展開即可呈現出對稱的圖案,而紙雕區別于紙雕工藝其在于用雕刀按照紋理曲線進行雕除,雕刻遵循留黑去白。在技法上又分為:陰刻和陽刻。簡單地說,去花紋剪法叫陰刻法,也稱為攜刻,這種刻法效果厚重結實,分量感十足,有一種強烈的對比感。而另一種技法叫陽刻,這種方法也叫鏤刻,鏤空工藝流暢、清新、玲瓏細致,韻味十足。紙雕區別于紙雕工藝其在于用雕刀按照紋理曲線進行雕除,雕刻遵循留黑去白。在技法上又分為:陰刻和陽刻。簡單地說,去花紋剪法叫陰刻法,也稱為攜刻,這種刻法效果厚重結實,分量感十足,有一種強烈的對比感。而另一種技法叫陽刻,這種方法也叫鏤刻,鏤空工藝流暢、清新、玲瓏細致,韻味十足。而紙雕是用剪刀按照曲線紋理進行裁剪,裁剪結束后展開即可呈現出對稱的圖案。
北方民間傳統紙雕制作技藝歷史悠久,廣泛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陜西、內蒙地區。由于分布面廣,因此各地自成傳承譜系。劉喜成傳承這門技藝已在中原大地弘揚光大,精心創作了頤和園、天安門、北海、故宮等作品,弘揚了我國的傳統文化。
自劉喜成夫婦傳承其紙雕技藝后,相繼挖掘、整理并嚴格按照紙雕技藝的流程制作,現已完成作品百余幅。2013年此傳統技藝被安陽市人民政府列入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昂首仰望,紙雕技藝的一縷陽光,劉喜成露出坦然的笑容。拭去汗水,他又開始了新的藝術征程。讓他永葆有這份追求,揮灑自己的才情,在藝術的領域里越飛越高,創作出更多絢麗多彩的作品!(鄭興偉)
-
·張桂珍||我眼里的美女企業家2024-12-16
-
·民建會員勝桂紅:殷商文化的傳承者與奉獻者2024-12-16
-
·江北水城綠色新篇章:華越酵素種植大使李秀芳夫婦的領航之旅2024-12-16
-
·抹不掉永恒的記憶——記修建紅旗渠東下渠段參與者張福花2025-07-01
-
·民建會員林臏:政協履職展作為,情系百姓顯初心2025-03-30
-
·用影像筑夢,從攝影師到暮嶼嵐品牌領航者——訪中華攝影藝術家委員會副主席楊家寶2025-03-17
-
·以健康為筆,繪就社會擔當與文化傳承畫卷——記全國第十一屆道德教育新聞人物孫家幕2025-03-03
-
·笑琰:帶領樂訂坊在多元領域書寫傳奇的逐光者2025-02-15
-
·守信立身,誠信商人踐諾償還巨額債務——記“濟南好人”段振寶2025-02-03
-
·李治飛:信息技術逐夢者,社會責任踐行者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