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敏: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
更新時間:2025-07-01 關注:3703
作者簡介
劉瑞敏,男,1956年5月6日生,天津薊州人,中共黨員,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會員、南國文學副主編、簽約作家、天津市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短煅邸贰队巫踊丶摇贰豆哦忌贰秳竦贰短厥鈶艨凇贰遁^量》《初心未眠》《存錢》《齊風油韻》《寫在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前》《一位值得懷念的老人》等多部作品在省市級報刊雜志發表并獲獎。2019年發表長篇小說《齊韻油魂(47萬字)》,曾獲中國現代文學實力派作家、中華文化傳播使者榮譽。
香 玉 常 香
常香玉大師是我國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家,曾任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戲劇學校校長、河南省文化廳顧問。獲文化部最高榮譽獎;中國文聯優秀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當選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被譽為“豫劇皇后”,多次進中南海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賓演出,并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自宴請。二零零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國務院追授常香玉“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建國以來我國受此殊榮的藝術家鳳毛麟角。
記得在我剛記事的時候就經常聽父親哼唱豫劇,耳濡目染,長大了我也喜歡上了豫劇,慢慢的還學會了幾段,“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男子打仗在邊關,女子紡線在家園……”有時父親還給我講豫劇大師常香玉的故事,尤其是聽了常大師為支援抗美援朝與丈夫一起自編自導自演豫劇《花木蘭》,不辭辛苦兩年巡演七省、市并將演出所得購買一架戰斗機,命名“香玉劇社號”捐獻國家的故事后,毛主席接見常大師夸獎她:“你這個香玉啊,真是不得了啊!”我對常大師就更加充滿了崇拜和敬仰。心想這輩子要是能見到大師該有多好??!沒想到還真是與大師有緣,竟真的見到了常香玉大師本人。
那還是我在廠黨委辦公室任秘書的時候,我們廠生產的油品對河南省的小麥抗旱保收給與了很大的支援,河南省政府為了表達對我廠的感謝,委派常大師率河南豫劇團前來慰問,我當時被廠部派去作為聯絡員為劇團服務。當我見到大師的第一眼時簡直就驚呆了,這哪里像一個家喻戶曉赫赫有名的豫劇大師啊?分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老婆婆嗎!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兩眼直愣愣的看著大師:藍色對襟立領上衣,黑色褲子,花白的頭發梳著農村婦女常見的那種纂,完全是一身農婦裝束。只有看到大師那一雙大眼睛時,才讓我相信她是大師,同時也讓我立刻想起了那句“聲情并茂”的詞語。大師的那一雙眼睛的確與眾不同,不僅有神而且閃光,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會說話,大師的音容笑貌一舉一動都從眼神里表現出來。我記得曾經聽過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苦練眼神的故事,說梅大師開始學戲的時候天分并不是很好,尤其是眼睛不大也沒有神,這是一個演員最大的不足。為了讓眼睛有神他每天瞪大了眼睛上下左右轉動眼珠,有時還盯著眼前飛的蒼蠅、蚊子或其它小昆蟲練。相信常大師的那雙會說話的眼睛也一定是苦練出來的。當近距離親眼觀看了她的演出后,我更加深刻體會到,大師平時不演戲的時候從外表是看不出她是大師的,是一個極普通的人,但是當她入戲為觀眾演出的時候,她的每個臺詞、唱段、表情、動作確實與別的演員大不一樣,她能以她獨有的藝術特色和魅力把觀眾牢牢吸引住。
在一周的慰問中,常大師不僅在職工俱樂部為全廠的職工家屬演出,還深入到車間、班組為因倒班看不到俱樂部大場演出的職工專門演唱。《斷橋》《烤紅》《花木蘭》《戰洪州》這些豫劇經典劇目足足讓全場職工家屬們大飽了眼福和耳福,有幸親眼目睹了大師的藝術風采。工人們說,做夢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親眼見到這么有名氣的豫劇大師,而且一點架子都沒有,咱們點哪段大師就唱哪段,真讓人感動啊!那年大師雖然已經六十多歲了,可是在一周的慰問中幾乎每天都是和青年演員一樣白天深入車間班組唱段子,晚上又在俱樂部參加大場演出,沒有很好休息的時間。每次廠領導勸她休息時,她都操著濃重的河南口音笑笑說:“工人們都盼望已久了,我不能讓大家失望啊!再說了,你們對河南人民支援那么大,我受省領導和父老鄉親們的委托來慰問也得好好表現不是!”在那段日子里,全廠的職工家屬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干勁,還推動了豫劇的普及,好多人開始學唱豫劇了,著實掀起了一個不小的豫劇熱潮。
慰問結束快要分別時,我很想跟大師留個影做紀念,可就是不好意思開口,就在我猶豫為難的時候,沒想到大師竟主動提出說,這些天劉秘書為我們服務跑前跑后的很辛苦,我們留個影吧,我聽了之后真是感激萬分。現在這張合影照雖然已經有三十多年了,但我依然珍藏如新,每次欣賞我依然感到渾身熱乎乎的,沉浸在幸福榮耀之中!
作者與常香玉合影
一個月以后,工會攝影的師傅把常大師在廠慰問演出的劇照整理出了三本影集,并由黨委書記、廠長、工會主席親自簽名,廠部又決定派我把影集送到北京大師家里。那天大師正在和丈夫陳憲章先生一起研討排戲,陳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劇作家,也是大師級的人物,他們看到我送來的影集非常高興,沒想到廠領導考慮的如此細致周到,表示非常感謝,一再留我吃飯。我雖然內心很想,但是不敢,我想我只是個小秘書,怎么能麻煩大師這么大的人物吶,所以有些緊張,再說了,人家正在排戲我不能添亂去打擾人家。常大師看出了我的為難和緊張,笑呵呵對我說:“劉秘書你大老遠的辛苦來給我們送影集,吃個家常便飯還不應該嘛,你嘗嘗我搟的面條,可好吃了!”陳先生也附和說:“是啊,我都吃了幾十年了還沒吃夠,你快嘗嘗吧,你大娘的手藝可不一般??!”一句話說的我心里熱乎乎的,陳先生不愧為編劇高手,說話既幽默又到位。我看到兩位大師如此真誠和藹可親又這么平易近人,緊張的心情也就放松了許多,于是在大師家吃了一頓這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手搟面”。席間常大師還給我糾正說:“你不用總叫我大師大師的,叫我大娘就行,這樣還顯得親切。其實,我們這些演員下了舞臺就是和普通人一樣,沒有啥高貴的,觀眾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作為一個演員沒有觀眾你的本事再大也白搭,我從心眼里感謝黨和毛主席,解放了才把我們這些舊社會被人瞧不起稱為戲子的人提高了地位,稱為文藝工作者,尤其對我還給了很高的榮譽?!贝髱煹脑捨衣犃艘院笫指袆?,對我這么一個小秘書,兩位大師卻像對待親人和貴客一樣熱情,真讓我受寵若驚,坐立不安。
這次去大師家,再次讓我驚服,原以為這么有名氣的大師,家里肯定又寬敞又豪華,可是事實卻與我想象的截然不同,兩室一廳既不寬敞,室內的擺設就是簡單的幾件家具,更談不上豪華。
回來以后,我找了一些有關大師的資料,對大師有了進一步了解:大師九歲學戲十歲登臺,十三歲名滿開封府。藝名常香玉含義是:玉者,堅固、高雅、純潔,姓與名聯系在一起即為“藝術之花常香不敗,”表達了大師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與丈夫陳先生的愛情故事,更是早已成為民間佳話:陳先生看了大師的演出后逐漸對豫劇產生了濃厚興趣并對大師萌生了愛情,在大師受到地痞惡霸欺辱時陳先生挺身相救,后來當陳先生被捕遇難時大師同樣幾近傾家蕩產營救,最終陳先生離婚辭官與大師結為伉儷,有情人終成眷屬?;楹箨愊壬鷰椭髱熅巹∨艅?,為宣傳抗戰他們首次排演了豫劇史上第一個現代戲《打土地》。一九四九年十月,為慶祝西北解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指戰員演出,受到彭德懷、賀龍等首長的接見。
解放后,夫妻二人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我國的豫劇事業上,在原有豫西調的基礎上,融合了祥符調古樸淳厚、委婉含蓄、俏麗典雅的藝術風格。同時還吸收了京劇、曲劇、河北梆子等諸多劇種元素,將正確的運氣方法與宏大的發聲共鳴,把精巧的吐字技術和嫻熟的唱腔手段融為一體,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音色豐富、音域寬廣、音質純凈的“常派”藝術唱腔:唱腔甜美、音韻純厚;吐字清晰、格調新穎;表演傳神、多姿多彩;雅俗共賞、情感細膩;內涵深邃、引人入勝。為我國的豫劇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成為豫劇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二零零四年六月一日,當我在電視上看到大師逝世的噩耗時,瞬間熱淚盈眶,就像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一樣難過,我趕緊取出珍藏的與大師合影的照片,捧在手里淚流滿面,心里不住的默默悼念:
“常大師,您一路走好!”
“人民藝術家常香玉,人民永遠懷念您!”
-
下一篇:火龍崗上的英雄足跡
-
·葉建華|相伴詩書追雅韻 悠然踐夢逐安康2024-10-31
-
·遠古的呼喚,筑夢新時代 ——辜慧龍書法作品展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隆重開幕2024-10-31
-
·曾祥福: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胡傳中: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陳紅: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王劍鋒: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吳子亮: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劉曉明: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6
-
·吉項魚: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1
-
·杜春成:第七屆中國當代實力派優秀作家2025-07-01
-
13401086968